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汽车 > 正文

从“民为邦本”到“以民为本”

  • 2023-08-18 11:35:06 来源:大河网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经历漫长的社会实践而沉淀下来的智慧结晶,凝聚着中华民族对人、自然和社会三者关系的认识与探索。从“民为邦本”到“以民为本”,体现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精华与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

“民为邦本”的价值意蕴


(相关资料图)

“民为邦本”一词最早见于《尚书》,原写作“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是夏朝的奠基者大禹对后世子孙的教诲,意思是说,人民是立国的根本,只有让百姓安居乐业,根本才能稳固,国家才能安宁。

民本思想充分肯定了民在国家政治中的地位。一方面,历经无数次朝代更迭的惨痛教训,统治者认识到了民是国家政治的重要力量。战时可为兵,闲时可农耕,民既是物质生产的劳动者,又是征战打仗的基础力量,民关乎国家稳定,也关乎王朝的兴亡。另一方面,民本思想也体现了对统治者的道德要求。由于民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处于根本地位,民本的思想家们要求治国者以民为本,仁政爱民,施德于民。凡开创万民归心,万国来朝的开明盛世,其国君首先是道德典范,其政治才干才能有效施展。民本思想是一项基本原则,国家一系列关于民的政治政策应遵循这一原则。民本思想家在劝诫国君施仁政的同时,还提出一系列利民益民的政策和措施。比如轻徭薄税,鼓励生产,兴修水利,以实现富民养民,解决好民的生存问题。还要兴礼乐之治,教民化民,促使民对其政治统治达到认同。

民本思想的历史逻辑

史料记载,夏商时代,统治者已有重民、保民的治理意识。周朝则把保民和敬德、敬天相结合,形成了明德保民的政治思想,标志着民本思想真正的萌芽。

春秋战国时期,在争霸与反争霸过程中,更显示出民众的力量。在这样的大变局下,许多思想家都在宣扬民本思想。孔子提出仁政思想,重在养民、教民;孟子进一步发展,提出仁政与礼治,并进一步提出“民贵君轻”思想;荀子则形象地把君与民的关系比喻为“舟与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汉唐时期,经历了国家、政权的离乱分合,从思想家到统治者都对民为本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贾谊在总结秦灭亡的教训时指出秦灭亡就在于“与民为敌”;唐贞观年间,魏征反复以舟水之喻来劝诫君主,唐太宗李世民也常用此喻告诫后人。正是敬畏民众的载舟、覆舟力量,贞观之治的太平盛世才被视为以民为本的治世典范。

到了宋代,民本观念已经成为统治阶级的一种治国方略。张载从中小地主的立场出发,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明末清初,以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为代表的思想家们把民本思想的发展推向一个高峰。顾炎武提出“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黄宗羲的“君客民主”思想,突破了之前传统民本思想中把民作为政治客体的认识局限,肯定了民的主体性价值。

“民为邦本”的思想,随着历史的发展,在实践中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为当代中国治国理政体系的发展提供了深厚的思想文化底蕴。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确立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执政理念,确立“人民民主专政”为国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政体,“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体制,都是基于文化思想传承的现代化实践。至此,传统民本思想精华闪耀着现代价值的光辉,实现了向现代民主的转变,是一种本质的超越。

民本思想的实践逻辑

自古以来,无数思想家将以民为本作为实现政治抱负的理想追求。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深广情怀,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博大胸怀,都体现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对以民为本思想的自觉追求。

中华文明历经千载,“以民为本”的政治核心始终未变。从古代的“民为邦本”到当代“执政为民”思想的形成,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传承,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张的行动表达。

(作者系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党委书记)

标签:

推荐阅读

从“民为邦本”到“以民为本”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经历漫长的社会实践而沉淀下来的智慧结晶

广州港:8月17日融资买入428.28万元,融资融券余额2.12亿元

8月17日,广州港(601228)融资买入428 28万元,融资偿还663 98万元,

圆锥母线长公式高中(圆锥母线长公式)

1、如果已知他的沿圆锥体的一条母线和侧面与下底面圆的交线将圆锥体剪

暴太郎战队45话神展开鸡哥变身百兽鬼遭封印次郎的秘密揭晓

期待依旧的暴太郎战队第45话正式放送,这一话的整体质量和表现依旧非

荣盛石化(002493):8月17日北向资金减持6.16万股

8月17日北向资金减持6 16万股荣盛石化。近5个交易日中,获北向资金减持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亚洲品牌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8 86 239 5@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聚焦